②
核芯直径
核芯直径越粗,它的支撑性越好;核芯直径越细,它的柔韧性就越好。
比如,Fielder系列,XT系列,它很细,头端很细,它的柔韧性,通过性就好,但它的支撑性就会比较差。
所以一旦通过病变以后,我们要把它换成直径比较粗一点的导丝。
③
核芯锥形过渡
从核芯的直径变小-锥形过渡段来看,过渡段锥形越长,它远端的支撑就越小;锥形越短,它的支撑就越强。
比如,Sion导丝系列里面的Sion blue,它的支撑性就远远比Sion要强,为什么呢?它的锥形比较短,跟这个有一定的关系。
④
核芯头端设计
很多导丝,它的核芯是一根到底的,从尾部一直到头端(单芯设计)。也有一部分导丝是双芯设计,核芯没有到底,顶端又另外加了一根导丝。
双芯设计的导丝,它的特点是比较软,容易塑形,轻轻一塑形,它就能够成弯,而且能成一种多形弯;而单芯设计的导丝,不太容易塑形,塑形的时候,要用力一点,一旦塑形以后,它不太容易变形。所以它们各有特点。
② 导丝的护套
1
护套的功能
导丝尾端是粗的,到近端要塑形的这一段,慢慢变细了。从导丝的一致性上来讲,这里变细了,所以加了一个护套。
它里面含有不透X射线的物质,要么是钨,要么是铂金,所以导丝的最远端,大概3cm长的这段是能够显影的。
2
护套的分类
护套又分为弹簧圈护套和塑料护套。以Runthrough为例,它头端的线圈是弹簧圈护套,而有一些导丝,它这个是塑料护套。
3
护套的缺点
护套因为是后面加上去的,跟导丝的核芯不是一个整体,所以它容易脱落。一旦导丝嵌顿以后,一硬拉,这部分可能会掉在体内,或者是弹簧圈线圈解螺旋,或者是塑料护套留在体内,这里大家要当心一下。
③ 导丝的涂层
比如,Runthrough的硅涂层,PTFE涂层,都属于疏水涂层,是蜡状的,像石蜡一样的涂层。而它近端(导丝头端)的地方,还有亲水涂层。不同的导丝,它有不同的涂层组合,显示出不同的特性。
★
今天主要讲的是导丝的基本结构。不同的导丝,它有不同的特点,大家可以结合具体的情况,去分析导丝的组成、结构方面的特点,以及由此带来的使用上和性状方面的不同。
好, 谢谢大家。
敲黑板
1. 导丝的基本结构,主要包括三部分:导丝的核芯、护套和涂层;
2. 结合导丝的结构特点,去分析由此带来的导丝特性的不同,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使用。
精彩内容陆续更新中,敬请关注~
长按/扫描二维码
观看更多精彩内容
黄浙勇教授
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
心内科主任医师
硕士研究生导师
黄浙勇教授兼任国家卫健委冠心病介入培训导师、中国老年医学会再生医学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、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精准心血管病学学组委员等学术职务。
黄浙勇教授师从葛均波院士,从事冠心病的介入、临床和基础研究20年,擅长各种高难度复杂的冠脉手术,包括分叉病变、左主干病变、慢性闭塞病变、多支病变、钙化病变等。主笔《中国医学论坛报》专栏“中山PCI解码”,解析冠脉介入的手术技巧。主编《冠心病介入治疗解码》(2022年,人民卫生出版社),被国家新闻出版总局入选”十四五国家规划重点图书”。
黄浙勇教授作为项目负责人,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,教育部基金1项,为“国家重点研发计划”、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”和“教育部创新团队”的研究骨干,共发表SCI-E收录论文50篇,其中IF>10分 5篇,担任多本SCI杂志审稿人。申请国家专利7项,培养研究生15人。
作为主要完成人,黄浙勇教授的研究成果获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、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、上海医学科技奖一等奖、中国实验动物学会科技奖、CSC优秀论文一等奖等学术奖项,并获得CSC心血管病学菁英奖、OCC东方新星奖、明治生命科学奖等荣誉称号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